| 加入桌面 | 手机版 | 无图版
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海尔 » 海南 » 三沙 » 正文

中国绿色减贫发展报告:水土保持治理区收入更高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8-01  浏览次数:40
核心提示: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(记者 马海燕)北京师范大学与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31日在北京联合发布《中国绿色减贫发展报告(2017)》。报

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(记者 马海燕)北京师范大学与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31日在北京联合发布《中国绿色减贫发展报告(2017)》。报告指出,全国水土保持治理区人均纯收入普遍比未治理区高出30%至50%,解决了2000多万山区民众的生计问题,有1.5亿民众直接受益。

报告指出,中国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、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建设和维护、生态补偿和移民等生态扶贫方式。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,中国政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、天然林资源保护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、京津风沙源治理、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、青海三江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。近十年来,过去的水土流失区已建成上百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示范区,培育了一大批水土保持产业基地。

在生态修复建设过程中,各地探索和总结了生态环境改善与扶贫协同推进的扶贫方式,主要包括:在生态治理中建设基本农田、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建设工程、结合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、因地制宜发展舍饲圈养和设施农业,大力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生态林业产业。

此外,还有一些新型扶贫实践,如光伏扶贫、电商扶贫、易地扶贫搬迁也成为绿色减贫新途径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国将对22个省(区、市)约1400个县(市、区)9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,共安排各类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约6000亿元人民币。

 
 
[ 海尔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海尔
点击排行
 
最新供应信息
 
 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